墨西哥与巴西作为拉美地区重要的贸易市场,其清关政策在监管体系、申报要求、税费规则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,直接影响跨境物流的效率与合规性。以下从核心维度展开对比分析:
一、监管主体与清关模式
墨西哥:清关由税务总局(SAT)主导,实行 “单窗口” 电子申报系统(VUCEM),所有进口货物需通过该系统提交单据,流程相对标准化。同时,墨西哥允许 “授权经济运营商(AEO)” 享受快速清关通道,具备资质的企业可简化查验流程,平均清关时效为 1-3 个工作日。
巴西:清关由联邦税务总局(Receita Federal)与海关联合监管,实行 “双通道” 制度(绿色通道快速放行、红色通道强制查验),人工干预比例较高。由于巴西对进口商品的合规性审查严格,且存在口岸官僚流程冗余问题,普通货物清关时效常达 5-10 个工作日,敏感品类甚至更长。
二、申报要求与核心文件
墨西哥:强制要求收件人提供 RFC 税号(企业)或 CURP 编码(个人),否则货物可能被退运。申报价值超过 50 美元的商品需提交商业发票、装箱单,带电产品需额外提供 NOM 认证(墨西哥官方安全认证),化妆品、医疗器械等需提前办理进口许可。
巴西:个人收件需提供 CPF 编码,企业需提供 CNPJ 编码。所有进口货物需提交葡语版本的商业发票(注明 NCM 编码),且申报价值需与市场公允价一致,低申报可能触发高额罚款。此外,电子产品需 ANATEL 认证,玩具需 INMETRO 认证,文件缺失会直接导致扣关。
三、关税计算与免税政策
墨西哥:关税税率根据 HS 编码确定,多数商品税率在 0-20% 之间,且与美国、加拿大签订的《美墨加协定》(USMCA)下,原产于三国的商品可享受零关税优惠。个人自用物品单票申报价值低于 50 美元可免税,超过则需缴纳关税 + 16% 增值税。
巴西:关税计算采用 “CIF 价(成本 + 运费 + 保险)× 税率” 模式,常见商品税率为 10%-35%,部分品类(如电子产品)需额外缴纳 17% 的 ICMS 州税。个人物品免税额度为 50 美元(仅限小包裹),超过则全额征税,且存在 “逆进税制”—— 高价值商品税率更高。
四、特殊监管与风险点
墨西哥:对中国电商包裹实行 “低价值货物简化清关” 政策(价值≤100 美元),但需通过指定物流商申报;禁止进口未经 NOM 认证的电器,违者可能被销毁。
巴西:对进口商品的 “本地化含量” 要求严格,部分品类(如汽车配件)需满足本地生产比例才能降低关税;海关查验率高达 30%,且存在灰色清关导致的合规风险。
针对墨西哥与巴西清关政策的差异,选择熟悉当地监管细则的物流伙伴至关重要。东擎速递深耕拉美专线多年,拥有墨西哥 RFC 资质与巴西本地清关团队,可根据货物特性定制合规申报方案,规避政策风险,确保货物高效通关。若您有墨西哥或巴西专线的运输需求,欢迎联系东擎速递,获取专业物流解决方案。



